麻醉事故、山寨热玛吉、兽用注射器……遇到这种“医美”如何维权?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6日电 (林琬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形象塑造,对医美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医美市场鱼龙混杂,医疗美容导致的纠纷、投诉屡见不鲜。这些“医美”事件你遇到过吗?该如何维权?

“护肤店”查出兽用注射器

近期,新华每日电讯跟随四川省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暗访,在一家大型商场大厦背后小街二楼的一家“护肤中心”,除了发现过期3年的“细胞修复原液”“三无”祛疤液体,还当场查出了一次性兽用注射器。

当被问及所使用产品情况时,店内工作人员却一问三不知。当天,执法人员一共发现了13家生活美容机构涉嫌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活动。

调查发现,披上“马甲”违规开展医美的生活美容院,在行业内不在少数。而且这些门店旗号繁多,如“美甲店”“SPA沙龙”“美丽休闲馆”“护肤中心”等,不一而足。

公众如何区分普通美容与医疗美容?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总队医疗卫生执法支队支队长周琴解释说,美容服务中,凡要破皮、侵入人体的技术操作,就属于医疗美容领域,“常见的穿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都属于医疗美容,普通美容院是没有操作资格的,属于违规。”

“在一些非正规场所,不仅药品不正规——大部分药品是走私的假药,打针的人手法也不正规,很容易出问题,风险很大。比如,打肉毒素,过敏概率是百万分之一,需要有经验的医生严格操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医生李嘉伦说。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王永翔介绍,医疗美容场所必须要有专业的医疗美容医师,有医疗美容资质的场所,有国家批准的合格产品。医美涉及手术操作,需要经过卫健委审批的合格手术室,并达到无菌条件,医生、医疗废物都要有专用进出通道,还有室内空气监测措施,包括抢救车、心电监护和氧气设备在内的抢救条件。

“有的人私自在生活美容院、美甲店、美发店和宾馆微整形,一旦感染或出现危急情况,很容易错失抢救机会。”他说。

麻醉事故频发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一家三甲医院脑血管病科在2020年10月接收了一名27岁的女性脑病患者,该患者此前在某整形机构一台隆鼻手术前、麻醉后出现了心率下降等情况,被送往附近一家三甲医院急救后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转诊至上述医院时已经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上述三甲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汪浩介绍,尽管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吸、睁眼等活动,但仍然没有恢复意识。“未来,患者还需要经历一系列治疗来应对并发症,还需要进行促醒、神经营养、高压氧、康复以及营养支持。”

汪浩回忆,根据当时陪同患者而来的整形机构麻醉师所述,这位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在为患者静脉注射了麻醉剂后、手术未开始前,患者就出现了身体不适,心率一度从100下降至60。

而在同一个月,有媒体曝光称,中国香港富商的孙女罗贝儿在韩国整形时意外身亡,原因竟是“作为镇静剂使用的管制药物丙泊酚引发不良反应”;另外,韩国警方报告也显示,该医院在手术前,略过了术前药物基础检查,而必须由患者亲自填写的手术同意书,也被医院随意填写。

“我了解的医美机构发生的安全事故,几乎都是因为违规麻醉引发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敖虎山早前对媒体表示,医美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

麻醉学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麻醉医师需要具有执业医师资格才可进行临床执业。《白皮书》中提及,中国麻醉医师按照人口基数统计有近30万人的缺口,以中国年手术量12%的增加情况看,至少每年增加8000名,而实际增加仅4000名,可分配到医疗美容行业的医师数量更加不容乐观,对于医美行业是一个极大挑战。

山寨热玛吉乱象

美呗医美公布的数据显示,经Thermage(热玛吉)中国官方微信帐号查询得知,截至2020年9月,经热玛吉国内产品唯一经销商博士伦认证的、采购Thermage原厂设备及配件的机构仅有286家。而市面上提供热玛吉服务的商家早已超过千家,这也就意味着大量商家为无资质运营。

据媒体报道,位于朝阳区的戴美医疗整形并非博士伦官方认证的热玛吉采购医院,但其在美团平台推出了热玛吉项目,价格在7800元左右,较博士伦官方认证医院价格便宜一倍多。同样,位于中关村的小芙医疗美容面部抗衰中心在没有获得博士伦官方认证下,在美团平台推出热玛吉项目,价格在5500元左右。

在不同平台的热玛吉项目下,有部分消费者留言称效果不理想,甚至有消费者留言,因操作师不专业导致面部烫伤起泡。

数据显示,2020年7月,新氧抗衰节期间,新氧联合“浪姐”伊能静打造的“热玛吉狂欢夜”直播引来近700万人次观看、超过20万点赞量、累计9.1万人参加科学抗衰相关话题讨论。同时,新氧医美抗衰节期间新氧平台热玛吉订单量同比增长720%。在抗衰热门品类榜单中,热玛吉热度最高,位居抗衰热门品类榜首。

不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市面上四证合一的可以销售热玛吉的机构仅有286家。中新经纬客户端在黑猫投诉上也发现不少关于热玛吉操作失败的案例,有的消费者在做完热玛吉后出现了皮肤红肿起泡、干涩,甚至是面部塌陷、皮肤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

就在2021年2月2日,人民日报以《理性看待、依法规范“医疗美容热”》为题刊发时评,点名热玛吉等医美服务“需要医疗安全条件的全方位守护”。人民日报呼吁消费者,应谨慎对待医疗美容,合理认识医疗美容的功效,做医疗美容时要认清资质、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

消费者应该如何防范与维权?

医疗健康研究员杨雳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从产品端看,涉及医疗器械的医美产品主要有玻尿酸、激光美容仪等产品都需要获得NMPA颁布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从销售端看,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或第三方平台(包括线上)都需要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从服务端看,医美机构需要有合规资质,合格的整形医生需要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职业年限要求。

“医美事故应该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美容效果除了与医疗技术有关,还与求美者自身的皮肤组织有密切联系,求美者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常务理事兼医美机构分会副会长田亚华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

田亚华同时建议,医疗机构应做好美容就医者术前心理状态评估。同时,美容就医者也应对自己的期望有个合理的预期,并仔细审看再签署医疗文书,“特别是审看医美机构的资质与手术范围,理性地、科学地来对待医美手术”。

北京大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一则建议考虑实施医美、整容的消费者,审慎审核诊疗机构资质,该诊疗机构实施的诊疗科目是否经核准登记,并强烈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实施医美、整容项目。

若发生事故,李一建议消费者关注确认所用医疗产品、药品是否经上市许可;妥善保存在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证据,并留存诊疗费用、后续其他相关费用票据,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支持。(中新经纬APP)

你可能 也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